2021年就要過去,2022年馬上就要來臨,回首2021年是一個非常不確定的一年。
不確定性是2021年的關鍵詞
如果說2020年的關鍵詞是“黑天鵝”,那么2021年的關鍵詞將是“不確定性”,而且是高度的不確定性。

最近半年一直在研究不確定性,而人類的生活本來就是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的,所以人類的活動(生活、工作以及創新)就是:
在不確定性之中尋找確定性。
在VUCA時代,不確定性在疫情加持下程度在加深。
不確定性帶來的是會展活動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,縮短了辦會辦展辦活動的周期,在如此短和倉促的時間里舉辦,對于參展、參會人的數量無法達到保障,對其收入和多方權益都沒有預期的保障。
由于展會和會議市場面積和數量的顯著性的縮減50%以上,在服務商側帶來的是服務商競爭的加劇,主辦方偏好在發生變化,心態在發生變化,對于正常的甲乙雙方行為帶來不確定性。
在人口統計上,2021年也是一個具有標志性的一年。有跡象和數據表明:2021年是人口首次迎來負增長的一年,人口一旦負增長成為長期趨勢,根據指數效應后果是很嚴重的。政府把生3胎的成本轉嫁給企業承擔,那么必然對于就業市場帶來隱患。

2022年要做好☆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
很多人對2022年充滿了滿腹期待,但是身于憂患,居安思危是我們的傳統意識。我相信理性的危機意識還是必要的。我對于2022年的看法是比較謹慎的,但☆不是樂觀的。
對于場館和會議設施:抓緊改造設施設備,成為雙線融合的舉辦場地,把大型場地改造為靈活可以切分的多個小型場地。對場地配備的寬帶和無線網絡進行10倍帶寬升級,滿足連線和直播需求,減少主辦方辦會的成本。配備具有雙線融合設施的技術人員?;瘖y間、導播間、直播間的配置,有條件還是需要準備一下,可以與傳統服務商進行合作。
對于傳統的AVL服務商,需要與互聯網接軌,傳統的音視頻服務商需要具備上線能力——將信號與互聯網實現接入,能夠迅速的給出自己專業、高效、性價比最優的連線和直播解決方案。還要與直播平臺做好on-demand library的內容管理。

對于展覽公司而言,如何將數字會展的收入從2%提升到25%是核心命題。隨著疫情常態化,數字會展將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動力。在形式上是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辦展、辦會。但在內容上,將有更多數字化、虛擬化形式的內容、服務,并創造新的數字化的收入。根據AMR最新的Globex調研報告,2021年之后,數字收入的比例會達到25%,是疫情前的10倍。
對于會展技術公司而言,1是線上技術與線下技術在融合。2是融合帶來了龐大的數據處理需求,基于出具統計、分析、處理、匹配的能力要求在提高。
對于會展人而言,市場BD和銷售將成為首席狩獵者(Chief hunter)。精準定位、精準占領、一擊即中,覆蓋chase到close。對每一個人而言,加倍付出努力,多承擔一點責任是必須的態度。
活動策劃執行人員需要成為WIZARD——技術達人、技術魔法師。


對于會展高校而言,數字會展能力的比重需要加強,數字會展進課堂,有教材,有學分,有體系。甚至數字會展活動可以成為一個特色細分專業方向。
對于政府而言,再也不要武斷的提出,“非必要不舉辦”,“誰主辦誰負責”這樣不負責任的言行。父愛式管理是東亞特色,但是也不要管理過度帶來的逆反和負面效應,因為說出這種話這也是一種不作為。
以上,不一定準確,這就是不確定性,我們要理解不確定性,適應變化,做好☆的準備,做好最壞的打算,在不確定性之中持續尋找確定性。